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广大党员同志和群众共抒爱国情怀,德兴组在组长黄振兴,副组长颜臣、谢金良的带领下,组员们相聚回到家乡常德,前往临澧县开展红色之旅,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坚定初心不改的信念。本次活动由颜臣副组长全程策划和组织。
9月11日下午两点,大家在临澧县瑞丰园大酒店集合,集体乘坐大巴车前往丁玲故居参观学习,了解了一位“文武双全”杰出女性的光辉故事。
丁玲故居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距离临澧县城8公里,是一代红色革命文艺家的革命文物展示地,现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常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澧县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镇黑胡子冲(现蒋家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家,其文学作品和革命精神影响深远。早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经瞿秋白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不久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当时文坛引起热烈反响。1930年丁玲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她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1936年经党组织营救逃往延安,并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其中后者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务。毛泽东同志曾亲笔写下《临江仙赠丁玲》词,高度评价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随后,大家乘车前往临澧县林伯渠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瞻仰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追忆他的红色故事。
林伯渠故居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林伯渠生平陈列馆和林伯渠故居中陈列的珍贵的文物、历史照片和记载文献,展示了林伯渠同志的生平以及他为人民解放、国家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光辉事迹。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林伯渠同志是我国老一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共和国重要的开国元勋,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
9月12日早餐后,大家自驾前往太浮山景区。太浮山又名独浮山,亦名彰龙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汉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闻名于世,故改名叫太浮山。位于临澧县城西南部12公里处,石门县城东南部约30公里,绵亘于石门、临澧、桃源、鼎城四县交接部,有“鸡鸣四县”之说。太浮山东西绵延40余里长,南北展布16.7里宽,面积4300公顷,主峰第一峰,谓之太浮金顶,海拔605.5米。太浮山山体为扇形,地势奇特,有99岭,33岔,系沅澧之名山。
大家首先来到位于太浮山半山腰的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缅怀革命烈士。
1928年,共产党人贺龙、周逸群领导、发动了对反动当局的起义,史称“临西暴动”,并秘密成立游击队,在太浮山周边地区频繁活动。游击队扎根太浮山莽莽丛林之中,先后进行了20多次壮烈的战斗,数百名游击队员及其家属献出了生命。2014年,临澧县委县政府在此修建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将这里打造成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成为市民向往的红色旅游景点。
随后,大家前往太浮山顶,在金顶大庙诚信礼佛、祈福许愿。
最后,德兴组组员携同家属们来到太浮山脚,在农家葡萄园采摘阳光玫瑰和新鲜的蔬菜。汗流浃背忙采摘、欢声笑语话团聚,德兴组本次临澧红色之旅在热烈的氛围中划上了句点,大家纷纷表示精神食粮和物资收获双丰收,对下一次小组的相聚更加充满了期待。